创新故事(八)供热热计量在我校应用的探索与研究

时间:2020-07-09作者:文章来源:后勤集团浏览:959

2016年,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市区内取缔小锅炉的号召,我校做出了拆除原有的2处热源锅炉房(8台锅炉)并入集中供热太平供热有限公司的决定。并入供热公司后,我校原有7个换热站一并交由供热公司运行管理,我校只负责二级网及用户采暖系统热平衡调节和管网维护。

一、拆除原有锅炉房并入热网的决定给我校的供热工作带来两个改变:

1、管理模式的改变

我校原有供热系统由热源锅炉房、换热站、热用户以及连接各部分的一二级管网系统组成,我们的供热运行调节依据热用户不同需求,充分保证流量分配,从而保证热量供给和室内温度,即使极端低温天气条件下也能够及时通过调整锅炉热负荷,提高一级网供热温度来保证热用户室内温度,在这个分阶段质量—流量调节的过程中既能够避免浪费又能够及时、快速、有效的调整热负荷,保证热用户室内温度。更重要的是这个运行调节过程是一个有机整体,它完整的独立的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因此这个过程也是高效的,管理模式改变后,热量的供给与调节全部掌握在供热公司手中,我校无法掌控,如同被人掐住了咽喉;

2、运行模式的改变

并入集中供热后,热源由太平供热公司供给,具有热量调节重要功能的换热站由供热公司负责管理和运行调节。供热系统重要构成中的热源、热网中的一级网、换热站已经掌控在供热公司手里,我校只负责二级网维护以及热用户端热平衡调节。

二、拆除原有锅炉房并入热网的决定给我校的供热工作带来两个问题:

1、供热公司供热参数的改变造成我校用户室内温度普遍偏低

并入热网后的第一个供暖期,由于供热公司与学校自己供热时的换(供)热指标及热源供给(二级网供回水)温度发生了变化,在供热期间多次出现了区域用户室内温度普遍偏低等问题。我校多次与供热公司沟通,要求提高供热温度,同时要求供热公司配合共同完成二级网供热平衡调节,供热中期我校用户室内温度才有所改善,但是距离师生合理用热需求仍有差距。

2、运行调节模式的改变给供热公司以可乘之机,不直面问题,推诿扯皮,造成我校热用户正常用热权益受损

在供热运行调节过程中存在争议,究竟是热量供给不足还是分配不均造成了不能满足我校师生对室内温度的需求,争议的焦点主要是热量供给和分配的问题。热量由供热公司供给,热量分配由供热公司负责的换热站和我校供热运行管理部门负责的进户流量分配共同调控,足量的热量供给是热量分配的先决和必要条件。由于我校公用房屋历经历史年代较长,供热系统形式多样,供热公司按社会居民小区普遍供热指标对我校供热系统进行调节供热,不能满足学校供暖现状需求。在争议过程中我校认为供热不达标应提高热源供给温度、加大供热流量,以保证热量供给充足,供热公司又以我校二级网平衡调节不完善为借口,推脱责任,实际上,换热站由供热公司负责管理和调节,换热站内的阀门调节不但控制热量供给又会影响二级网平衡调节。

以上两个问题,究其根源,主要就是热量的供需矛盾,由于供需双方追求目标的不同,供热公司追求的高额利润和我校需要的舒适合理的室内温度成为了矛盾的两个主要方面。

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找到解决方案的设想:

1、在整个供暖过程中,双方围绕热量供给与分配问题的争议如不尽快找到解决方案就会变成年年扯皮年年解决不了问题,我校师生的正常用热权益必将受到严重侵害,矛盾会日渐突出。而随着热计量技术发展的日趋成熟,按需用热、按需买热,在我校应用的探索与研究,摆在我们的面前,这种供热工作的新模式到底适不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能不能成为我校今后供热工作的新模式并逐步推广使用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论证的课题。

2、热计量是现有条件下唯一能够解决热量供需矛盾的“一把钥匙”。单从工程技术角度来看,我校供热系统的运行与管理模式发生的变化打破了供热工程中热源、热网(换热站)、热用户这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有机体中运行和调节也是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存在的。热量供给充足是合理分配的前提,由于供需双方追求目标的不同(供热公司追求的高额利润和我校需要的舒适合理的室内温度)成为了矛盾的两个主要方面,而热计量的应用能够解决这个突出矛盾。

四、为了找到解决方案提出设想需要探索、验证的两个问题

1、热计量与按面积收费这两种模式哪种更节省经费;

2、热计量与按面积收费这两种模式哪种供热效果更好。

五、带着问题、立足验证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克服困难、大胆探索、得到三个结论:

1、采用热计量方式供热费用比按面积收费节约350.11万元

针对45号站和图书馆站相关数据的研究表明,按面积收费总费用为2118.57万元,按热计量收费总估算费用为1768.47万元,按热计量收费比按面积收费节约费用350.11万元;

2、热计量区域建筑室内平均温度表现较好,师生满意度提高

选取热计量区域4522栋建筑测温值约1870个点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室内温度平均值超过20℃的有19个,室内温度平均值低于20℃的有3个,22栋建筑中有86.4%建筑室内温度平均值达到了20℃以上,提高了师生满意度;

3、新区建筑节能效果更好,应优先推广热计量。

六、热计量在我校应用探索与研究的意义

1、热计量在我校试点应用是一次在实践中探索的大胆尝试。我校对45号站、新校区图书馆供热区域试点实行热计量的举措,解决了我校因供热模式转变带来的热量供给与分配的矛盾,避免了供热公司的“投机取巧,缺斤少两”,实行按需用热,保证了我校师生的合理用热权益,同时先行试点应用也能够在实践中验证热计量收费模式与按面积收费模式哪种对我校更有利,哪种供热效果更好。

2、热计量应用的探索与研究能够为我校今后供热工作整体规划提供依据。“热计量”是我校在集中供热模式下如何保证我校师生员工合理用热权益的一次大胆探索与研究,这一探索具有重大意义,将为我校今后供热工作整体规划提供依据和数据支撑。

七、我校今后供热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四个终极目标

我校供热工作经历了自有热源供热到集中供热的转变,从最初的运行与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化,面临一系列问题,再到对采用热计量方式供热热费消耗的不确定性,我们通过大胆尝试,探索与研究,迈出了适合我校实际情况供热模式探索的坚实一步,意义重大,基于热计量在我校试点应用研究结论对我校日后供热工作作出以下大胆设想:

1、我校供热工作总体思路

贯彻“一个主线、两个完善、三步走”,分阶段推进热计量在我校的应用的总体工作思路,不断完善我校供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个主线”是坚持推进热计量在我校的应用

坚持热计量这个主线不动摇,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推行热计量,下一步老校区的2号站(公企)、新校区的动力楼站(含AB栋)、老区1号站(含第二四生活小区)都可以制定方案有序推进热计量;

“两个完善”是完善围护结构和管网保温措施、完善管网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建设

完善围护结构保温和管网保温措施,降低热量损耗,提高室内温度、节约热费;完善管网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建设,增强热平衡调节的智能化和精确性,减少人工成本投入。

三步走

第一步是具备条件的公企先行采用热计量供热;

第二步是把热计量节约经费利用到每年的管网维修改造中,将公企中的住宅拨离,独自成站,推进公企建筑热计量供热,形成校区内公企全部实行热计量供热、住宅小区集中供热的分区供热模式;

第三步推动住宅小区热计量,解决集中供热室内温度无法满足居民需求的突出矛盾。

2、我校供热工作追求的四个终极目标

1)热计量在我校全面应用,节约的经费用于校区建筑、供热管网节能改造和管网热平衡调节智能化建设;

2)校区建筑节能改造全部完成,建成低能耗校园,形成节约能源的良性循环;

3)全面建成供热管网智能化建设,我校的供热运行管理进入精细化水平,大大降低人力成本的投入;

4)彻底消除我校师生日益增长的室内舒适温度的需求与集中供热无法满足的突出矛盾。


Baidu
map